[转载] 服装文化与时尚交流Rebecca(2007/9/17 10:48:49) 点击:
99510 回复:
0 IP:
212.* * * 我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称,服装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然而近百年的服装发展却是起起落落,几度交流,几度时尚。有史以来,服装的变迁主要靠两种动力推进,一是更朝换代,二是时尚交流。翻开我国的服装发展史,尤如阅读一部中华民族文化史,社会文化、艺术思潮及审美观念的变革均通过服装而展现出来。自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延续几千年的衣冠体制和服饰典章也被弃之不用了,我国服装由以往的宫廷和民间两条发展脉络变为以民间时尚交流为主的发展阶段。
服装的发展告诉我们:服装的时尚交流是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既有本土文化之间的,又有中、外文化之间的;既是横向的,也是纵向的。本世纪真正意义上的服装文化的时尚交流可以说是从20年代开始的,其动因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大批国外留学生在回国的同时,将海外的着装观念和穿着方式带进来,使一部分进步人士脱去长袍马褂而穿起了西式洋装;其二是受来自美国好来坞电影文化和海派服装的影响,以上海为主的大都市女性纷纷打扮成一副"摩登女郎"的模样,追求地道的海派西洋风格,又窄又长的裙子,佩戴椭圆形眼镜、手表、皮包和阳伞,这种打扮在上海滩极为盛行,时髦女性争相效仿。同时,旗袍也倍受女性的青睐,这时的旗袍也一改传统的式样,其造型为收腰线、长下摆,显露身体曲线,开衩提高并镶饰花边,领型前低后高。特别是穿在一些女影星和社会名流身上,更显出娇柔典雅的风范,随即成为老少皆宜的新女性的代表性服装。再后来的旗袍相继出现连袖式、对开襟、琵琶襟等形式,根据季节和不同的要求,又有单、夹、袄之分,袖子也有长、中、短、松、紧之别。由此可见,服装的发展是建立在时尚文化之上的,时代的更替,文化艺术的拓展,人们知识和情感的深化,其审美需求不断的向服装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服装的造型不断的翻新,以再现时尚文化的新面貌。同样的服装造型,每个时期都会赋予它新的元素和不同的内涵。
衣食住行乃国际民生之必须,时尚交流乃服装之必须。这一时期,身为大元帅的孙中山先生对民生极为重视,将"民生主义"当做其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他甚至亲自参与了服装的改革。第一件中山装是在上海南京路的"荣昌祥呢绒西服店"诞生的,这家店的老板王财荣曾多次为孙中山先生制作服装。当时孙中山先生将从日本带回来的学生装交给王老板进行改制,王老板在参照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的基础上,将学生装与西服的款式和剪裁方法相结合,其造型特点是:翻折式立领,单排7粒扣,上下各两个贴袋,上贴袋结构为对折有两条装饰线,上贴袋盖呈倒山形笔架式,其寓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依靠知识分子,下贴袋结构为暗缝立体式,袋盖呈长方形。中山装的出现特别受到进步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普遍推崇,并且延续不衰。但建国以后的中山装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列宁装的影响,在款式上有了新的变化,如翻折领的领尖变尖了,单排7粒扣变为5粒扣,上下贴袋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处理。50年代,北京红都时装公司特级工艺师田阿桐在为领袖毛泽东制作服装时,在中山装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制,为体现毛主席的高大伟岸的形体和非凡的气度,将领型、袖型、口袋和前后身的板型都重新作了修订和调整,使之更加大气、高贵,强化其东方文化的新风貌。随之,中央主要领导人中,如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都穿起了这种被海外媒体称为毛泽东式的服装。而这种毛式服装也影响了后来的元帅服装的造型。
在我国近百年的服装发展中,就其时尚交流和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数最后的20年。改革开放,经济和文化的复兴,使刚刚从10年动乱中过来的人们僵化的神经开始萌动,人们无奈的发现,10年中被淹没在"绿海洋"中的装扮实在是身处一种极为特殊的政治环境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因为,爱美求丽乃人之天性。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被敞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视野也一并打开了。这时,国家的领袖们又一次充当了服装文化改革的先锋,当总书记胡耀邦和中央政治局的5位常委集体穿着西服出现在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时,人们在震惊之余感到:我国服装文化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于是,西服、牛仔装、裙装等这些带有全球性色彩的服装穿越时空而穿在人们的身上。
1985年是我国服装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时期的实质性的中、外服装文化的时尚和交流拉开了序幕,就在这一年的5月间,有三位国际级的服装设计师先后来到我国首都北京进行时装展览和展示。依夫·圣·罗朗(Yves Saint Laurent)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25年个人作品回顾展",使我们看到了他25年艺术生涯中的经典之作,也让我们探寻到世界时装艺术的发展轨迹。圣·罗朗在他的展览前言中这样写到:"中国一直吸引着我,吸引我的是中国的文化、艺术、服装、传奇……,我们西方的艺术受中国之赐可谓多矣,那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明显的。没有中国,我们的文明决不能臻于今日的境地。"圣·罗朗的语言是真诚的,这在他展出的三个系列的中国风格服装作品中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中西文化的交流。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是继1983年第一次来北京举办大型个人时装作品展示之后,1985年5月又一次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个人时装作品展示会,在他百余套别开生面的作品中,我们亲眼目睹了卡丹的艺术才华和经营之道。小筱顺子(Junko Koshino)也于1985年5月在北京饭店举办题为"依格·可希侬(JK)的时装作品展示会",使我们对日本的经济发展表示钦佩的同时,也对日本服装的繁荣刮目相看。当小筱顺子穿着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李昭女士赠送的旗袍,观看了北京国有服装企业和仅有的几家新型服装企业之后说:"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随即她的服装分店于1986年在前门珠市口开业了。
显然,1985年让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受到了震惊,也拓展了艺术视野,在这种新时期的国际服装文化的交流中得到了启迪的同时,开始面对服装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思考我们的服装发展的新取向。大批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以此为动力开始了服装创业之路。而正当举步为艰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还没有站稳脚步之时,一些国外知名服装品牌陆续进入了中国市场,在相应的服装文化领域抢占了一席之地,使本来就脆弱的服装文化和服装市场的运行失去了章法,也使毫无准备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乱了阵脚而无所适从,严酷的事实让新兴的服装企业和设计师们清醒,服装文化的整体上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个综合性、多方位的服装发展体系之上的,它包括服装文化、服装理论、服装设计、服装工艺、服装市场、服装管理、服装教育、服装传媒、服装信息网络等各个层面的成熟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