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关于在英国找工作的一点经验monica(2007/9/11 9:18:38) 点击:
101335 回复:
0 IP:
212.* * * 其实找工作同写毕业论文一样,想要找到好的工作,就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有针对性的去做好准备,绝不仅仅是随便发几份简历那么简单,所谓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投入的越多,机会也就越大。就几个关键点简单谈谈:
1.求职过程
1.1) 简历。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同时也非常的重要。一份精彩的个人简历,是成功的半块基石。现在的公司基本上都是网上投电子简历,他们的人事部在考核的时候会通过搜索“关键字”来寻找自己需要的人才。所谓“关键字”,主要涉及到你的学历等级,专业方向,相关工作经验等等,所以这些方面一定要慎重填写,想清楚自己同其他应聘者相比,有什么优势可言,尽量把自己的优点说的鲜明突出,这样的机会会大很多。
1.2) 面试。其意义不言自明。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书店里有很多关于面试常见问题的解析读物,最好买来做一下参考,到不一定要照本宣科,但起码了解一下英国人的成功求职思维和套路。然后就是熟练掌握关于这个公司的资料背景,在面试的时候,通常你会被允许有一段自由发挥的时间,长度在5-15分钟不等,依工作性质决定,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命运。自己先准备一段关于个人的简单介绍,用词要言简意赅,发音清晰,让英国人听得明明白白,可以考虑适当的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词语调节一下气氛,不过切记不要过头。然后尽量自然的过度到你对这家公司的理解上,可以简略的讲一下这个公司的主要业务范围和显著业绩,连带着自己在这些方面的专长,以体现自己的“兼容性”,并表示出自己对于能为这样一家公司效力而感到自豪,面试官会很愿意听到这样意愿强烈而又是变向恭维他的话。同时面试中有很多细节是要格外留意的,尤其是可能涉及到你求职的工作的。关于这点,一会给大家介绍一个例子(实例1),以供参考。
2. 自身心态
2.1) 自信。无论是在你的简历上,还是在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自然的流露出一种成熟的自信。任何老板都想要自信干练的员工,在你这里表达出去的,必须是一种“这份工作我绝对能够胜任,而且肯定会比其他人做的更出色”的信心。这同你是否毕业于名校,关系不是很大,但名校的光环绝对是一颗很有分量的缆耄ㄊ道?)。另外,在国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朋友,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英国生活经历也同样是面试官很看重的东西,这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的优势上,更体现在对当地社会和体制的融合上,从这点来讲,你们就领先了一大步;而从国内刚过来的朋友,尤其是读一年硕士的朋友,要意识到自己从中国带来的对知识孜孜不倦的精神也是一项很大的优势。很多人出国之后入乡随俗的变得庸懒起来,放慢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而刚到英国的朋友还是充满斗志和冲劲。中国员工工作起来很拼命很认真,这一点只要是大一点的国际性公司人事部都会有所了解。而且国内大学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好,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方面的能力一点不差,甚至强于英国的毕业生,这一点大家也要意识到。因此,一定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实例3)
2.2) 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是指对你自身的了解:你究竟喜欢做什么类型的工作,究竟什么类型的工作适合你做,在什么领域里你会比别人有优势,优势在哪里,如何去体现你的优势,同时你又在哪里地方有劣势,在什么情况下你的劣势会显露无疑,如何尽可能的弥补你的劣势。。。等等方面一定要在着手求职之前就考虑清楚,古人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这句话早已经是男女通用了。一旦进入一个领域,再想要转行就很难了,这是个无数次被验证过的事实。而且,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也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成就感。人生不仅仅是为了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而是能让自己感到充实的事业。(实例4)
2.3) 中国人。这点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清楚意识到的,无论你求职的方向是什么,公司企业也好,教育科研机构也罢,既然他们选择了你,就证明他们需要中国员工,最起码需要象你这样的中国员工。这里我们必须感谢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在世界500强的企业全部在中国扎根落脚,这让我们这些海外的华人在求职的时候有了相应的优势,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需要同中国做生意,同中国人打交道,他们需要同时了解英国和中国的员工,那么你就是首选(实例5)。当然不排除很多有实力的中国人,在专业技术和能力上就很出类拔萃,让人找不出拒绝他/她的理由,他们的成功同这点关系不大。但大多数情况下,能招收中国员工的公司多多少少会同中国有贸易往来。再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的前辈为自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是踩着“中国员工是一流的”这个印象在前进,这样的公司很乐于招收中国员工(实例6)。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英国这个相对保守的国家里,没有美国的“反种族条例”,即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有色人种,中国人想要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争得一个席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毕竟有希望就有可能,为什么有的中国人能做到的,我们却做不到?还是那句话,做好功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先同已经身处于你求职的这个行业的朋友打听一下,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在这个领域有竞争实力的,多了解,就等于多了机会。
关于其他的一些琐碎的细节还有很多很多,也没时间一一细说,总之依我个人的感觉,在英国求职最关键的两点就是“充分的准备”和“强烈的自信”,能真正做到这两点,成功的道路也就变得平坦了许多。祝各位好运!加油!!!
[实例1]一位同学,去伦敦参加面试,是关于客户咨询和服务的相关领域。一起参加面试的还有其他11位毕业生,在被请进一个房间后,10分钟内没有任何人来理睬他们,他们就这样静静的坐了10分钟,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话。接下来的面试结果是他们全部被淘汰,这其中包括了八、九位牛津、建桥的学生。大家后来才想明白为什么 - 要同客户打交道的工作,可他们竟然没有体现出一点沟通的欲望和能力,这样的应聘者是绝对不合格的。
[实例2]一位朋友,毕业于一所全英排名60名左右大学,来英仅仅一年,但她在同很多排名前几位的大学的毕业生竞争一份工作的时候,体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和专业修养,这些正是那份工作需要的,结果她成功的被摩根斯坦利录取。相对的,一位毕业于建桥同学,在刚开始着手找工作的时候,发出了5份简历,很快得到了4份工作邀请,其中有2份是在她投简历的第2天就发出了面试的邀请。可见,名校的光环真的很有用,不过也绝对不是一个必要条件,事在人为。
[实例3]一位同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本科毕业,来英读一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位于伦敦的大型软件公司工作。他求职的时候经过好几轮面试,几乎都是上机编程,用他的话说,在英一年帮助不大,靠的全是在国内培养出来的实力。前几天他们小组还为可口可乐公司完成了新的广告的电脑处理程序。
[实例4]一位朋友,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很让人羡慕的工作,轻松稳定,收入很高,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但同他设想的领域有些差距。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挣扎和考虑之后,他才终于下定决心,换了一份让自己很满意的工作,在一家德国投资银行做咨询顾问,这份工作为了他更大的动力和乐趣,现在他即将被公司派回上海工作,年薪20万人民币,不包括奖金或分红。
[实例5]普华永道,安永等国际知名会计律师巨头均在英国推出了面向中国人的工作职位,甚至在他们的招聘网页上出现了“在英国培养人才,然后去中国工作”的项目;KML,汉莎等航空领域也开始大量招收中国员工以应对日益庞大的中国市场;RBS银行在大量购入中国银行股份之后,甚至计划在2007年招收100名中国员工来负责风险投资管理。这些契机,均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带动。
[实例6]曾子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就职于摩根斯坦利,在她离开公司转投凤凰卫视之后,摩根斯坦利的主管大大感叹她走后留下的空缺,是普通人无法弥补的。曾子墨为中国人在摩根斯坦利树立了一面旗帜,一面“中国员工是超一流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