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老华人移民隔阂未消 华埠公共服务脱节freeto(2009/12/19 23:30:27) 点击:
97683 回复:
0 IP:
212.* * * 曾几何时,英国华埠里粤语是通行的华语,粤菜餐馆是中餐馆的代名词。近年,新一批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正悄然改变着英国华埠的面貌。他们带来了南腔北调、各地小吃以及迥异于传统粤语系华人的地方文化。然而在这“多元中华文化”的背后,是新移民寻求英国传统华人移民社区支持的艰难,更遑论他们进一步融入英国的主流社会。
近日,一份由英国独立学术调查机构ESRO、英国华人社会论坛以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合作共同出台的研究报告《移民、整合与融入——伦敦华埠新移民》(以下简称“报告”)在分析伦敦华埠人口变化的同时,也反映了新移民希望华人社区能够拓展公共服务的信息获得渠道,增加会说普通话、了解中国大陆各省地方文化的工作人员,并根据新移民的特点增设公共服务项目。
尽管新移民浪潮已经改变了英国华人社区的基本格局,目前华埠的公共服务依然延续旧有模式,以服务老一辈移民为主。该报告估计,现今至少有25万华人在伦敦生活,其中的84%属于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普通话已成为华埠的主流语言,而粤语和福建话紧随其后,成为华埠两大方言。而华埠的大部分公共服务工作人员只会粤语和英语,服务项目也多为长期在此居留的华人设立。因此,尽管新移民群体对公共服务有强烈需求,但是对华埠公共服务的使用率却很低。
本该作为移民和英国社会之间的桥梁,对英国主流公共机构服务起到辅助补充作用的华埠公共服务,却与新移民的实际需要脱节,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不懂粤语 求助无门
报告中指出,新移民对英国的公共服务甚至于华人社区提供的公益服务使用率都很低。有35%的新移民受访者表示他们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公共服务。仅有1%的人申请过政府公屋,4%的人遇到麻烦会向警察求助,社区健康服务与各种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帮助也仅有3%的新移民受访者表示“曾经使用过”。
与公共服务使用率低的现象不相匹配的是,被调查者都表达了对公共服务的强烈需求。当被问及最需要华人机构提供哪些公共服务时,49%的新移民受访者表示需要移民咨询服务,紧随其后的是法律咨询(48%)、就业指导(39%)以及英语培训(22%)。
受访者表示“信息匮乏”是他们不使用主流公共服务的最大原因,这一感受在不懂粤语的受访者中表现更加明显。除了“信息匮乏”的理由之外,没有合法居留身份的移民更多是担心在这些公共机构接受服务“会被发现没有合法身份”,还有受访者表示英国的公共服务机构不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他们不会给自己必要的帮助。
早期的华埠公益组织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它们针对华埠自身的文化特点,作为移民和英国社会之间的桥梁,对英国主流公共机构的服务起到辅助补充作用。同时,华埠公共机构还旨在消除华人移民在使用主流公共机构时遇到的语言障碍问题。
然而调查中发现新移民对华埠的公共服务使用率也很低。在177名受访者中,仅有39名曾经使用过华人社区提供的公共服务。并且在这39名受访者中,仅有一半对华人社区的服务表示满意。ESRO负责本次调查的Robin Pharoah博士表示,新移民对服务的不满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华人社区提供的服务“糟糕”,而是这些服务与新移民需求的脱节。
该调查发现,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很多华人更容易听信小道消息。一个歧视说普通话的大陆人的个案或者对福建人不公正待遇的事情会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听信了这些消息就不再想使用公共服务了。
Robin Pharoah博士补充到:“另外,很多华人社区的公共服务机构由老一辈香港移民成立,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主要都是说粤语,这样说普通话或其他方言的新移民因为另一种语言障碍难以享受华人社区公益服务。”
他表示通过宣传单或印刷品提供信息是很难达到口头信息传递的良好效果。“会说粤语的人更容易在华埠的传统产业中找到工作,站稳脚跟。他们能够从老一辈移民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快了解英国社会和在英国生活的各种技巧。”
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张辉(音译)在对华社公共服务的案例分析中写到:“比如成人教育,本地学生和海外学生的收费标准就不一样。必须在英国居留三年以上才能列入‘本地学生’之列。新移民因此就没有资格参加社区中心专为‘本地学生’提供的免费英文培训课程,而对海外学生的收费则是高到‘让人想都不会去想’。”
新老移民隔阂未消
Robin Pharoah博士表示,很多华社的公共服务组织其实都已经意识到移民构成的改变,以及新移民不同于老一辈移民的多元化需求,他们开始招收会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并更多地将如何吸引新移民纳入工作议程。只是这一改革进程现在仍难以跟上新移民的增长速度,以至于难以应对层出不穷、日趋多元化与复杂化的服务需求。
改革动力不足的首要原因便是资金短缺,这与华人社会长期被英国政府和主流社会忽视密切相关。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中国专家Charles Stafford教授表示,人们都觉得英国华人社区 “没有问题”。而官方此前对华人社区的调查数据都是来源于边境署,由此勾画出来的仅由合法居留的华人移民组成的华社与它的真实图景相去甚远。
当前,伦敦各个区的政府都几乎没有专门给该区的华人中心拨过钱,即便有也是小数额的专款,用于处理特定的政府服务项目。就连像“民权”这样被政府和民众广泛认可的民间组织也在运作资金方面捉襟见肘。另外,对于有限资金的竞争也使各个华人社区中心之间剑拔弩张,难以团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人社区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现有的资金一般是用来服务老一辈的华人移民,如果把这部分资金调用做拓展新的服务,满足新移民的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
“社区中心的管理层对华社人口的这种新变动采取的态度比较消极。尽管很多人需要社区中心提供移民服务,但是这项服务太复杂琐碎,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应对新情况。
“中心也缺乏会讲普通话和福建方言、对大陆的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工作人员。很多人都和我抱怨过其他社区中心对大陆人的歧视,这种歧视不但针对来寻求帮助的大陆人,还包括那些在社区中心工作的大陆人。”
Charles Stafford教授表示,部分老移民对新移民持消极态度,认为新移民破坏了老一代移民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社区形象,这也是华社很多公共服务组织改革不力的内在原因。
“很多早期的香港移民看不起大陆人。他们会说自己‘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在某华人社区中心工作的吴小姐说,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老一代移民,来社区中心休闲娱乐、咨询服务的也都是老一代移民。
新移民马龙(音译)在受访时表示:“第一次去社区中心就对那里不抱什么希望,我觉得很多华人社区组织都是为早期的移民服务的,他们可以在社区中心找人帮忙。我们这些新来的人只能靠朋友或者中介。”
传统的社区服务往往是通过建立良好口碑,在华人圈子之中通过口耳相传为更多人知晓。人们前往社区中心往往希望解决不止一个问题,或者很多人会带着更多的问题返回社区中心。因此社区中心建立起的“滚雪球式”打包服务,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
但是这种模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仅能为特定的群体服务。在长期的工作积累中,社区中心提供的服务与老一辈华人群体的需求很好契合。而面对急剧增加的新移民,以及这些新移民带来的日益多元化的地方文化,原来适合香港移民的服务与新移民的文化背景“水土不服”。
问题无法“内部解决”
该调查发现,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援助、得知正确信息的新移民,通常都会转而投靠当地一些华人开办的非法机构,也因此花了不少冤枉钱,衍生出更多的社会问题。
调查报告的最后,针对新移民在调查中反映的问题,罗列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案,包括建立华人社区与信息服务的数据库,方便新移民获取与查找;开通全国华人帮助热线,特别方便那些不愿意露面但是急需帮助的“移民特殊群体”;增加免费的英文培训课程;建立华人留学生与华人社区之间的志愿者服务网络等等。
伦敦华埠民权组织的志愿者陈志明先生说:“报告只是一个文字的形式,而非实质的惠民行动,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是如何去利用这份报告。”他表示民权之后要做的是把报告中的社区诉求向英国政府反映,为华人社区的民众争取更多的利益。
他认为改变的动力应该首先来自社区内部,“只有华人社区的每一分子都积极行动起来,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社区环境做点事。社区的整体形象提升了,每个人才会因此获益。”
Stafford教授指出,华人社区喜欢将问题“内部解决”, 外界就会觉得这些问题是社区内部的,外人“管不了”或者“无权去管”。这种理解也造成了外界,尤其是政府对华人社区事务的忽视。
“以往华人社区都将问题掩盖起来,因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人们都不愿意把问题暴露给别人看,” 英国华人社会论坛刘中庆主席对《英中时报》的记者表示。他提到研究报告可以给华人社区的公益组织一些改进工作的方向,“或许也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申请政府资金支持。”
Robin Pharoah博士对《英中时报》表示,重要的是要推动华人社区与英国政府之间的交流,让官方更清楚认识华人社区的现状和问题,审视当前政策是否有与中国新移民趋势相左的部分,以至于影响他们对英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